邢纪庆 官方网站

http://xingjiqing.zxart.cn/

邢纪庆

邢纪庆

粉丝:79082

作品总数:19 加为好友

个人简介

邢纪庆 男,中共党员,师从孙伯翔,1993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,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天津市东丽区书法家协会执行主席兼秘书长 天津市百中国画院副院长 天津市楹联学会理事 天津市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 ...详细>>

艺术家官网二维码

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

留言板

艺术圈

作品润格

书 法:议价

国 画:议价元/平尺

匾额题字:议价

拍卖新高:未提供

联系方式

艺术家官网负责人:小张

邮箱:artist@zxart.cn

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,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。

邢纪庆和古人共书一卷


2014-10-19

 

魏故光禄卿慕容墓志题跋:邢纪庆

 

邢纪庆

 

1993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,作品曾入展全国第五届楹联书法作品展览、全国第七届刻字艺术展、全国第四届正书大展、第十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等。

 

在全国国防教育书画大展中获一等奖,“颂歌献给党”全国书法大赛获一等奖等。被中国书协授予中国书法进万家活动先进个人称号,被市总工会授予职工艺术家称号。

 

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、天津市楹联学会理事、天津市书法家协会理事等。

 

朱墨灿然,黑墨素雅。一方沧桑质朴的拓片旁,一段精致题跋字字珠玑。每一篇拓片题跋都在讲述一段穿越时空的故事。时光无情,物是而人非。却不想,斗转星移,曾经有识之士随感而发的慨叹之词,如今仍可觅得知音。邢纪庆,一个与古人为友的解读者,正借拓片题跋,唤醒人们心中对传统文化的敬重与渴望。

 

既相识,必相守

 

“孔庙虞书贞观刻,千两黄金那购得。”千两黄金易得,名碑拓片难求。自古文人就将名碑拓片视若珍宝,若得之,必精心题跋,谨慎存管。秦砖、汉瓦、玉刻、甲骨无一不被时间风化,唯有拓片如同“历史存根”般将曾经的辉煌悉数保留,在无数的辗转承袭中,真实地还原着历史。

 

邢纪庆是在一次“失意”中,与拓片结缘的。“还在上大学的时候,我试着投了一次全国展,遗憾落选。但主办方给我寄来了一张拓片作为鼓励。看到拓片我为之一惊,其比例真实、字口清晰,绝非字帖可比。”自此,他便踏上了拓片收藏之路。

 

多年的收藏经历中,最让邢纪庆珍惜的,是唐代书家颜真卿所书的“元次山碑”拓片。“一次,我去平顶山市领奖,朋友将此拓片转送于我,虽然不全,一共四张只得两张,但依然是欣喜万分。”让邢纪庆最为敬重的,是颜真卿撇捺顿挫间的博大气象。63岁的颜真卿真情迸发,为好友撰写悼文。全文以半寸见方的楷书写就,气势磅礴、浑厚雄健,充斥着宁折不弯的浩然正气。“那座碑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用玻璃缸封住了,这是老的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去拓的,实在难得。”唏嘘之言中,露着邢纪庆对拓片的无限钟爱。

 

“业精于勤而荒于嬉”,为了提高自己拓写、题跋的水平,邢纪庆遍寻名师。曾拜在孙伯翔门下学习书法。“我仰慕孙先生魏碑已久,想随他学习魏碑,孙先生却因材施教,看我行草写得不错,鼓励我专攻行草,写出品貌。跟着先生,我意在学习他的书写方法。”书写技艺愈发精湛,拓写题跋起来便更神气畅然。

 

“这次展出的作品,我也在展前请了多位业内好友鉴赏,凡是有疑点的全部筛选掉了。拓片,一定要真。”像这样以拓片题跋为主题的展览在全国都不多见,邢纪庆更是一丝都不敢怠慢。“题跋的内容也是深思熟虑过的,比如拓片的历史考证、内容体现,以及此拓片原型所经历的历史时期及重大事件。”拓片是浓缩的史鉴,题跋则是拓片的旁白。曾经的风霜世变、荆棘困苦总要有人为其正名。

 

“四法”为基,履古盈新

 

邢纪庆和其他书法家不同,别人大多专攻一种书体,而他是各体皆有涉猎,初学柳公权,继而听取老师建议攻习汉隶,后又习“二王”等人的行草,看得多了,研究得多了,自然就有了一套心得体会。

 

看似涉猎繁杂,但是在邢纪庆的心里,各类书法都有其相通之处,他总结了“四法”来阐述其内在规则:“书法的‘法’,包括四种。第一是笔法,也就是毛笔的用法。比如唐代以前的字因为要写在细小的竹简或是绢帛上面,所以用到的笔法是绞转。唐代以后由于要写碑,或者比较大的字,所以笔法就变成了提按。这便是笔法的发展脉络,无论什么书体都遵循这一规律。第二就是墨法,不管写什么字都要遵循一定的墨法,黑色的墨写在白色的宣纸上会有灰色层次的过渡,通过加水的多少可以表现出来,不同的纸,不同的墨,写出来的效果都会不一样。第三就是字法,不管写隶书、篆书还是行书,首先字要写对。中国汉字是经历不同时代逐步演变过来的,有些简体字对应的繁体字只用于某些意义,其他意思还是简体字的写法,书法家如果不懂得这些基本常识,就容易出错。第四就是章法,写书法之前一定要想好在一张纸上如何安排这些字,是写满还是留白,黑色的字和红色的印章要如何安排等等。比如书法界盖印章讲究要单不要双,单为阳,双为阴,盖章数为单数,就表示一种升发向上的面目,在书法作品中才是比较合适的。”

 

然而写好容易,但是写出自己的风格就难了,尤其是研习的种类多了,难免丢失自己的特色,针对这一问题,邢纪庆的想法有所不同,他告诉新金融记者:“我的想法就是——履古盈新。”他解释道,“其实越古的,就是越新的,因为越古老的文化离我们越遥远,我们能看到的就越少,就越有新鲜感。你不可能一辈子光写一个帖,这样见识就短了,无论是字帖还是拓片,见得多了,能够把古人的精华融会贯通,形成自己的风格。不能为了强调个人而形成风格,那样会显得做作、不自然,写出来的字可能就畸形了。”

 

傅守贞等人朱拓题跋:杨健君邢纪庆

展览名称:履古盈新——邢纪庆金石拓片题跋展

展览时间:2014年10月24日—2014年10月28日

展览地点:天津市河西区围堤道103号峰汇广场新金融艺术中心


身为书法家却又收藏拓片,看似“不务正业”,其实这两件事有着很实用的内在联系。无论是题跋、拓片、收藏还是书法,在邢纪庆看来都是学习知识、运用知识的过程。通过收藏拓片、制作拓片,对写好书法总能产生新的启发:“从东晋的拓片上可以看出,很多字是先捺后撇,原因在于古人先写主笔,后写辅笔。再看隋唐,你会发现他们先横后竖,比如‘王’字,先写三横,后写一竖,这样写可以安排好笔画之间的长短、距离,写出来的字就比较方正漂亮。我的优势在于通过收藏拓片见到很多古代的‘原迹’,从而更加深入地研究古代书法的字法、章法,毕竟印刷出来的字帖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。”在做拓片的时候,边做边研究,有了问题就找资料、书籍来看,或者和其他书法界的朋友交流,这样研究出来的东西就能自如地运用在自己的书法创作中。

 

如果说收藏拓片是邢纪庆不断学习的过程,那么给这些拓片撰写题跋就是将学习成果表现出来的过程。什么样的图案搭配什么样的字体,空间摆放、墨色对比、是否留白,甚至是题跋的内容都大有讲究,邢纪庆解释道:“通过题跋能看到古人丰富的变化,从而使自己也产生变化,在变化当中就提升了自己对书法的认识,让自己的作品可读性更强,受众面更广。收藏与创作其实是互相促进的,因为喜欢书法才会去收藏这些文字砖瓦,否则不会产生这么大的兴趣。”

 

三十而立,四十不惑。刚逾不惑的邢纪庆笑言自己还“小”,想要研究的东西还很多,无法给自己定型,“很多人建议我到了现在这个阶段,应该选取一个主要的方向来发展,但是我自知对古代文化深入得还是不够,还需继续挖掘、学习。古代的书法浩如烟海,多学一些没有坏处,每个人的审美不同,当然还是选取自己喜欢的来学习,我肯定会一辈子写下去,但是能写到什么样子,还是要看自己的兴趣,急不得。”

 

分享,知困,然后自强

 

拓片题跋从曾经的寥寥几语到如今的初成体系,亦是无数书家倾注心血而成。除了与拓片相得益彰的书写风采,更需要对拓片前世今生的熟识体会。“古人做拓片题跋主要是随性而为,如今却谨慎很多。”邢纪庆认为,除了笔下功夫,书家们的综合素质更应受到重视。拓片题跋如同鉴宝,题跋足够详尽精彩,自然可为拓片增色生辉。“此次展览,主要是向书法界同仁做一次汇报。”邢纪庆迫不及待地想将最原汁原味的古代墨迹分享于众人。“很多人并未了解过拓片,当你看到唐朝拓片上只有指甲盖四分之一大小的精美绝伦的汉字时,定会为之一叹。”不惜歌者苦,但伤知音稀。邢纪庆的内心深处,更期待着能唤起各界人士的共鸣。“书法家观之可取其精华,画家观之可触类旁通,普通百姓观之可激增爱国情怀。”

 

事实上,拓片题跋不仅是在中国,在国际市场上也颇受尊重。“很多外国人喜欢收藏咱们的拓片,而且价格很高。”邢纪庆认为汉字作为中国国粹,更应受到国人的珍视。“对待文化要虔诚,合理的收藏要了解艺术品的价值,收藏真正喜爱的东西并传承下去。”

 

曾有一位年过五十的韩国学生随邢纪庆学习书法。“毕竟不是他们本国的东西,他们的书写法度还有一定差距。具体说来,他们所接触的书法也只是苍天大树上的一片叶,但他们学习起来却兢兢业业,十分认真。”所谓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。时下邢纪庆正是在躬亲力行地做着“知困,然后自强”的事。

 

如今的邢纪庆更是有天津书法家协会理事、东丽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等多重职务在身,让他倍感责任重大。在其位就要脚踏实地谋其职,正如他自己所言:“带动、挖掘与培养,是书法界人士的义务,这些事,我从未间断过。”